產(chǎn)品名稱 |
金銀花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金銀花是日常生活非常常見的一種草本植物,金銀花的正名為忍冬,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常用中藥,始載于《名醫(yī)別錄》,且列為上品。金銀花一詞出自《本草綱目》,由于忍冬花初開為白色,后轉(zhuǎn)為黃色,因此得名金銀花。因近代文獻(xiàn)沿用已久,現(xiàn)已公認(rèn)為該藥材的正名,并收入《中國藥典》。
金銀花總花梗通常單生于小枝上部葉腋,與葉柄等長或稍較短,下方者則長達(dá)2-4厘米,密被短柔后,并夾雜腺毛;苞片大,葉狀,卵形至橢圓形,長達(dá)2-3厘米,兩面均有短柔毛或有時近無毛;小苞片圓形或截形,長約1毫米,為萼筒的1/2-4/5,有短糙毛和腺毛;萼筒長約2毫米,無毛,萼齒卵狀三角形或長三角形,尖而有長毛,外面和邊緣都有密毛;花冠白色,有時基部向陽面呈微紅,后變黃色,長(2-) 3-4.5(-6) 厘米,唇形,筒稍長于唇瓣,很少近等長,外被多少倒生的開展或半開展糙毛和長腺毛,上唇裂片鈍形,下唇帶狀而反曲;雄蕊和花柱均高出花冠。
合肥混合使用。每次采花后追肥1次,以尿素為主,以增加采花次數(shù)。合理修剪整形,是提高產(chǎn)量的有效措施,可根據(jù)品種,墩齡、枝條類型等進(jìn)行,如雞爪花,主干明顯,枝多不著地,冠幅80-120厘米,剪枝要去頂,清腳叢,打內(nèi)膛,修剪過長枝、病弱枝、枯枝、向下延伸枝,使枝條成叢直立,主干粗壯,分枝疏密均勻,花墩呈傘形,通風(fēng)透光好,新枝多,花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