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金銀花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金銀花,中藥名。為忍冬科忍冬屬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華南忍冬Lonicera confusa (Sweet) DC.、菰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黃褐毛忍冬Lonicera fulvotomentosa Hsu et S. C. Cheng的花蕾。植物忍冬多分布于華東、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遼寧、陜西、甘肅等地;華南忍冬多分布于廣東、廣西、海南;菰腺忍冬分布于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臺灣等;黃褐毛忍冬分布于廣西、貴州、云南。具有清熱之功效。主治外感風熱或溫病發(fā)熱,中暑,熱毒血痢,癰腫疔瘡,喉痹,多種感染性疾病。
炮制方法:金銀花,取原藥材,揀去殘留梗葉及雜質(zhì),篩去灰屑。生品用于清熱,疏風解表。炒金銀花,取凈金銀花,置熱鍋內(nèi),用文火拌炒,至黃色為度,取出攤開晾涼。炒金銀花用于清熱解表,和胃止嘔。金銀花炭,取揀凈的金銀花,置鍋內(nèi),用中火炒至表面焦褐色,噴淋清水少許,滅火星,炒干,取出晾透。金銀花炭用于清熱,涼血止痢。
金銀花又名忍冬,忍冬科,忍冬屬多年生半常綠纏繞灌木。帶葉的莖枝名忍冬藤,供藥用。亦作觀賞植物。中國大部分地區(qū)多有分布,不少地區(qū)已栽培生產(chǎn),其中以河南、山東所產(chǎn)為。日本和朝鮮亦有出產(chǎn)。
忍冬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常用中藥,始載于《名醫(yī)別錄》,列為上品?!敖疸y花”一名始見于李時珍《本草綱目》,文獻沿用已久,已收入中國藥典。此外,尚有“銀花”、“雙花”、“二花”、“二寶花”、“雙寶花”等藥材名稱。
忍冬商品以花蕾為佳,混入開放的花或梗葉雜質(zhì)者質(zhì)量較遜。花蕾以肥大、色青白、握之干凈者為佳。5, 6月間采收,擇晴天早晨露水剛干時摘取花蕾,置于蘆席、石棚或場上雄開晾曬或通風陰干,以1-2天內(nèi)曬干為好。曬花時切勿翻動,否則花色變黑而降低質(zhì)量,至九成干,揀去枝葉雜質(zhì)即可。忌在烈日下曝曬。陰天可微火烘干,但花色較暗,不如曬干或陰干為佳。
合肥混合使用。每次采花后追肥1次,以尿素為主,以增加采花次數(shù)。合理修剪整形,是提高產(chǎn)量的有效措施,可根據(jù)品種,墩齡、枝條類型等進行,如雞爪花,主干明顯,枝多不著地,冠幅80-120厘米,剪枝要去頂,清腳叢,打內(nèi)膛,修剪過長枝、病弱枝、枯枝、向下延伸枝,使枝條成叢直立,主干粗壯,分枝疏密均勻,花墩呈傘形,通風透光好,新枝多,花蕾多。
現(xiàn)代的金銀花作為消暑良藥,可以清熱。其味甘淡涼。花可制成金銀花露,服之可預(yù)防中暑,對感冒及腸道傳染病也有療效,也可制成流浸膏,治療子宮頸炎。金銀花還是優(yōu)良的蜜源植物,可供蜜蜂采集花粉。不僅如此,金銀花的老樁還是制作盆景的優(yōu)良材料,其姿態(tài)古雅,花葉均有觀賞價值,風味別具一格。
———— 認證資質(zh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