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金銀花樹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忍冬,半常綠多年生藤本;幼枝潔紅褐色,密被黃褐色、開展的硬直糙毛、腺毛和短柔毛,下部常無毛。葉紙質,卵形至矩圓狀卵形,有時卵狀披針形,稀圓卵形或倒卵形,極少有1至數個鈍缺刻,長3-5 (-9.5)厘米,尖或漸尖,少有鈍、圓或微凹缺,基部圓或近心形,有糙緣毛,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小枝上部葉通常兩面均密被短糙毛,下部葉常平滑無毛而下面多少帶青灰色;葉柄長4-8毫米,密被短柔毛。
花冠白色,有時基部向陽面呈微紅,后變黃色,長(2-)3-4.5 (-6)厘米,唇形,筒稍長于唇瓣,很少近等長,外被多少倒生的開展或半開展糙毛和長腺毛,上唇裂片鈍形,下唇帶狀而反曲;雄蕊和花柱均高出花冠。果實圓形,直徑6-7毫米,熟時藍黑色,有光澤;種子卵圓形或橢圓形,褐色,長約3毫米,中部有1凸起的脊,兩側有淺的橫溝紋?;ㄆ?-6月(秋季亦常開花),果熟期10-11月。
開花時應適時采收,方法是在花蕾尚未開放之前,先外后內、自下而上進行采摘。采收后,要及時加工晾干,采下的鮮花,薄攤在草、竹席或塑料薄膜上晾干,注意不要翻動,以防變色發(fā)黑。條件好的也可采用新型烘干機,效果更好。晾干或烘干后。喜溫和濕潤氣候,喜陽光充足,耐寒、耐旱、耐澇,抗零下30°C低溫,故又名忍冬花。3°C以下生理活動微弱,生長緩慢。5°C以上萌芽抽枝。16°C以上新梢生長快,20°C左右花蕾生長發(fā)育快。 對土壤要求不嚴,耐鹽堿。但以土層深厚疏松的腐殖土栽培為宜。
每種肥料施用250g,根據多年經驗積累,施肥處理對金銀花營養(yǎng)生長的促進作用大小順序為:尿素+磷酸二氫銨,硫酸鉀復合肥,尿素,碳酸氫銨,其中尿素+磷酸二氫銨、硫酸鉀復合肥、尿素能夠顯著提高金銀花產量,結合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狀況以及施肥成本,追肥以追施尿素+磷酸二氫銨(150g+100g)或250g硫酸鉀復合肥為好。
褐斑病,葉部常見病害,造成植株長勢衰弱。多在生長小后期發(fā)病, 8~9月份為發(fā)病盛期,在多雨潮濕的條件下發(fā)病重。發(fā)病初期在葉上形成褐色小點,后擴大成褐色圓病斑或不規(guī)則病斑。病斑背面生有灰黑色霉狀物,發(fā)病重時,能使葉片脫落。防治方法:剪除病葉,然后用1:1.5:200波爾多液噴灑,每7~10天1次,連續(xù)2~3次:或用65%代森鋅500倍稀釋液或托布津1000~1500倍稀釋液,每隔7天噴1次,連續(xù)2~3次,可收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蚜蟲危害葉片、嫩枝,引起葉片和花蕾卷曲,生長停止,產量銳減。4~6月蟲情較重,“立夏”前后,特別是陰雨天,蔓延更快。防治方法:用40%樂果1000~1500倍稀釋液或滅蚜松(滅蚜靈)1000~1500倍稀釋液噴殺,連續(xù)多次,直至殺滅。尺蠖頭茬花后幼蟲蠶食葉片,引起減產。防治方法:入春后,在植株周圍1米內挖土滅蛹。幼蟲發(fā)生初期,噴2.5%魚藤精乳油400~600倍液;或用敵敵畏、敵百蟲等噴殺 ,但花期要停止噴藥。
———— 認證資質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