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吉林金枝槐,金枝槐樹,湖北金枝槐,內蒙古金葉槐苗木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金枝槐蛀干類害蟲的防控技術主要有人工防治、農業(yè)防治、塞孔防治、涂干防治等。
人工防治: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下旬成蟲發(fā)生期,利用其飛翔能力差的特點,振落受驚成蟲后捕殺,或夜間在樹干上捕殺產卵雌蟲;7-8月產卵期,用鐵絲人工鉤殺產卵槽內的卵或幼蟲。
農業(yè)防治:加強肥水管理,保持林下衛(wèi)生,及時清除衰弱樹、病死樹及枝條。
塞孔防治:幼蟲為害期,用鐵絲將新鮮木屑從蛀孔內掏出,塞入浸有內吸性殺蟲劑的脫脂棉后用泥封口。
金枝槐葉部病害可用農業(yè)防治:冬季清除枯枝、落葉,集中銷毀,減少越冬病源;加強撫育,增施磷鉀肥,合理灌溉,健壯樹體。
金枝槐干部病害
主要是腐爛病。該病主要為害主干和枝條,分枯梢和干腐兩種類型,以干腐型較常見??萆倚投喟l(fā)生在側枝及頂梢上,3月上旬至5月中旬為發(fā)病盛期,初期病部皮層變色,失水枯死;干腐型多發(fā)生在西南方向凍傷、灼傷等處的主干和大枝上,潰瘍面初期呈暗褐色水漬狀、菱形,有酒糟味,腐爛變軟后失水下陷,有時龜裂,病斑擴大至樹干一周時上部枯死。
金枝槐根部病害
主要是根腐病,病菌以菌絲體或根狀菌索及菌索在病株根部、殘留在土壤中的根上越冬。主要靠病根或病殘體與健根接觸傳染,也可從根部傷口侵入。
防控技術
農業(yè)防治:搞好修剪,及時清除林下枯枝落葉,施肥改良土壤結構,增強土壤通透性,雨后要及時排水。
化學防治:早春、夏末、秋季及休眠期,在樹干基部挖3-5條輻射狀溝,灌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預防;一旦染病,及時清除病根,再用1%-2%硫酸銅溶液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