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無患子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無患子(拉丁學名:Sapindus saponaria Linnaeus)是無患子科無患子屬植物,別名:木患子(本草綱目)、油患子(四川)、苦患樹(海南)、黃目樹、目浪樹(中國臺灣)、香患子、洗手果,其他地方名:搓目子、假龍眼等。
落葉喬木,枝開展,葉互生;無托葉;有柄;圓錐花序,頂生及側生;花雜性,花冠淡綠色,有短爪;花盤杯狀;花絲有細毛,藥背部著生,兩性花雄蕊小,花絲有軟毛。核果球形,熟時黃色或棕黃色。
落葉大喬木,高可達20余米,樹皮灰褐色或黑褐色;嫩枝綠色,無毛。單回羽狀復葉,葉連柄長25-45厘米或更長,葉軸稍扁,上面兩側有直槽,無毛或被微柔毛;
中國東部、南部至西南部。日本、朝鮮、中南半島和印度等地也常栽培。模式標本采自日本。 [1]
原產(chǎn)中國長江流域以南各地以及中南半島各地、印度和日本。如今,浙江金華、蘭溪等地區(qū)有大量栽培,其他地區(qū)不多。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已被評為“中國無患子之鄉(xiāng)"。
播種以點播為宜,密度為行距25厘米,株距12至15厘米,蓋土厚度以5厘米為好。畝用種50至60公斤,畝產(chǎn)苗1萬至1.2萬株,苗木出圃高度60至100厘米,地徑0.8厘米左右。無患子的病蟲害較少,種子發(fā)芽期防治地下害蟲,小苗期防治天牛。
造林季節(jié)
根據(jù)造林樹種的生物、生態(tài)學特性、氣候條件、土壤條件以及社會經(jīng)濟等因子全面考慮,合理安排造林季節(jié),有利于造林質(zhì)量,提高造林成活率,一次造林成功。春天土壤墑情好,一般成活率比秋季高,確定造林季節(jié)為春季3~4月。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