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
福建地徑2公分檫木,檫木代理,成都檫木,檫木現(xiàn)貨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形態(tài)特征
落葉喬木,高可達35米,胸徑達2.5米;樹皮幼時黃綠色,平滑,老時變灰褐色,呈不規(guī)則縱裂。
頂芽大,橢圓形,長達1.4厘米,直徑0.9厘米,芽鱗近圓形,外面密被黃色絹毛。
枝條粗壯,近圓柱形,多少具梭角,無毛,初時帶紅色,干后變黑色。葉互生,聚集于枝頂,卵形或倒卵形,長9-18厘米,寬6-10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或淺裂,裂片先端略鈍,堅紙質(zhì),上面綠色,晦暗或略光亮,下面灰綠色,兩面無毛或下面尤其是沿脈網(wǎng)疏被短硬毛,羽狀脈或離基三出脈,中脈、側(cè)脈及支脈兩面稍明顯,下方一對側(cè)脈對生,十分發(fā)達,向葉緣一方生出多數(shù)支脈,支脈向葉緣弧狀網(wǎng)結(jié);葉柄纖細,長(1)2-7厘米,鮮時常帶紅色,腹平背凸,無毛或略被短硬毛。
花序頂生,先葉開放,長4-5厘米,多花,具梗,梗長不及1厘米,與序軸密被棕褐色柔毛,基部承有遲落互生的總苞片;苞片線形至絲狀,長1-8毫米,位于花序下部者長。
花黃色,長約4毫米,雌雄異株;花梗纖細,長4.5-6毫米,密被棕褐色柔毛。
雌花:退化雄蕊12,排成四輪,體態(tài)上類似雄花的能育雄蕊及退化雄蕊;子房卵珠形,長約1毫米,無毛,花柱長約1.2毫米,等粗,柱頭盤狀。
果近球形,直徑達8毫米,成熟時藍黑色而帶有白蠟粉,著生于淺杯狀的果托上,果梗長1.5-2厘米,上端漸增粗,無毛,與果托呈紅色?;ㄆ?-4月,果期5-9月。
生長習性
生長于溫暖濕潤氣候。喜光,不耐陰。深根性,萌芽性強,生長快。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紅壤或黃壤上均能生長良好,陡坡土層淺薄處亦能生長,西坡樹干易遭日灼。喜與其他樹種混種,但水濕或低洼地不能生長。 極端低溫度:-16℃。
植物價值
本種木材淺黃色,材質(zhì)優(yōu)良,細致,耐久,用于造船、水車及家具。種子含油主要用于制造油漆。樹皮及葉入藥,有逐濕,散瘀之效。果、葉和根尚含芳香油,根含油1% 以 上,油主要成分為黃樟油素。四川樂山及湖南、安徽常有栽培。
病蟲害防治
檫樹的主要病蟲害有檫白輪蚧:檫白輪蚧多發(fā)生在純林樹冠中上部1-2年生的嫩梢、枝條和葉片上。在猖獗盛期,蟲口密度大,有蟲部分象打過霜和刷過石灰水一樣。受害枝干樹皮凸凹不平,葉片失綠,卷曲萎縮,輕者影響林木生長,重者導致林木死亡。本蟲易發(fā)生在溫暖潮濕、空氣不大流通、日照不易直射的純林內(nèi),主要借風、昆蟲及其他動物傳播。
防治方法:
(1)營造混交林。
(2)用50%馬拉松、40%樂果1,000倍液,或50%殺螟松、25Yo亞胺硫磷800倍液在5月底至6月上旬防治代初孵若蟲。
————— 認證資質(zh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