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銀杏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球花雌雄異株,單性,生于短枝的鱗片狀葉的腋內,呈簇生狀;雄球花葇荑花序狀,下垂,雄蕊排列疏松,具短梗,花藥常2個,長橢圓形,藥室縱裂,藥隔不發(fā);雌球花具長梗,梗端常分兩叉,稀3-5叉或不分叉,每叉頂生一盤狀珠座,胚珠著生其上,通常僅一個叉端的胚珠發(fā)育成種子,風媒傳粉。種子具長梗,下垂,常為橢圓形、長倒卵形、卵圓形或近圓球形,長2.5-3.5厘米,徑為2厘米,外種皮肉質,熟時黃色或橙黃色,外被白粉,有臭葉;中處皮白色,骨質,具2-3條縱脊;內種皮膜質,淡紅褐色;胚乳肉質,味甘略苦;子葉2枚,稀3枚,發(fā)芽時不出土,初生葉2-5片,寬條形,長約5毫米,寬約2毫米,先端微凹,第4或第5片起之后生葉扇形,先端具一深裂及不規(guī)則的波狀缺刻,葉柄長0.9-2.5厘米;有主根。
銀杏生于海拔500-1000米、酸性(pH值5-5.5)黃壤、排水良好地帶的天然林中,常與柳杉、榧樹、藍果樹等針闊葉樹種混生,生長旺盛。銀杏為喜光樹種,深根性,對氣候、土壤的適應性較寬,能在高溫多雨及雨量、冬季寒冷的地區(qū)生長,但生長緩慢或不良;能生于酸性土壤(pH值4.5)、石灰性土壤(pH值8)及中性土壤上,但不耐鹽堿土及過濕的土壤。以生于海拔1000(云南1500-2000)米以下,氣候溫暖濕潤,年降水量700-1500毫米,土層深厚、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地區(qū)生長好的地區(qū)和平共處在土壤瘠薄干燥、多石山坡過度潮濕的地方均不晚成活或生長不良。
銀杏樹的初期生長較為漫長,并且萌蘗性更強。銀杏樹分為雌雄株,雄株不結果,而雌株一般要在生長到20年以后才開始結實。銀杏樹一般在3-4月開始萌動展葉,4-5月開花,并在9-10月份種子成熟,10月以后開始落葉。 [3] 栽培區(qū)常用實生苗、移桿苗或根蘗苗進行嫁接,可提前在8-10年生時開花結實(實生苗一般在20年后才開始結種子)。各地栽培的銀杏有數或千年以上的老樹。
用扦插的技術繁殖銀杏是園藝栽培中一種普遍采用的方法。此法操作簡便,技術也不復雜,一般家庭都可試行。銀杏的扦插時間宜在早春或晚秋進行。操作時,可選生長一年的健壯枝條,取出中上部位,剪成10-15厘米為段的長度做插穗。為了促使提早萌發(fā)新根,可用吲哚乙酸或萘乙酸0.2/10000-0.8/10000的水溶液,浸泡插穗基部12-14小時,插入用細沙或蛭石制作的苗床。扦插時,要把插穗的大部分插入土壤中,地面上只留一個芽節(jié),其長度多不超過3厘米。扦插后澆1次透水。
種植穴處理,對于銀杏種植穴處理也要根據種植地的地下水位及土壤性質進行綜合判斷,沙土或沙壤土的地塊,種植穴應稍小,這樣可以有效的進行保水。同時,種植穴的配置也要根據銀杏移植時的根系情況進行決定,一般密根應大坑種植。種植穴大小一般需要設置為銀杏植株根系大小的2倍。挖好種植穴以后,施一定量基肥,一般以施有機肥或農家肥作為基肥。
銀杏對肥量的需求較高,是一種喜肥又耐肥的植物,因此科學的施肥是其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一般來說,春季3-4月是銀杏的長葉期,宜施促進樹葉生長的肥料。一般在2月份前后進行施肥,以肥混合有機肥為主,株均施氮磷鉀復合肥2-5千克,混合有機肥如腐熟的人糞尿5-10千克,一般根據樹的大小進行用量控制。夏季為銀杏長果期,宜施促進長果的肥料,一般在每年的7月上旬進行施肥,銀杏株均施0.5千克尿素。施肥后如遇持續(xù)干旱,應適當的進行補水澆水。秋季為銀杏落葉期,宜施用營養(yǎng)樹體的肥料。9-10月是銀杏種子成熟、采收時間,之后銀杏開始落葉。銀杏在采收后其根系達到第2次的生長高峰期,因此采后進行施肥,以彌補銀杏樹體由于結果消耗的養(yǎng)分,確保次年繼續(xù)豐產。養(yǎng)體的肥料一般施農家肥,施肥量以產果1千克施農家肥3千克為佳。
銀杏葉提取物對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和高脂血癥有明顯的效果,可明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頭暈、胸悶、心悸、氣短、乏力等癥狀,可改善心臟血流、保護缺血心肌,降低膽固醇、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改善血液流變學的某些指標,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有重要意義。有研究表明銀杏葉提取物在口腔中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細菌黏附等作用,且其所具有的增強、促進腫瘤細胞凋亡的作用,對口腔癌具有一定的療效。另有報道稱銀杏葉提取物能抑制亞硝胺等物質的致癌作用。
———— 認證資質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