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別名 |
白云石砂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白云石化學成分為CaMg(CO3)2,晶體屬三方晶系的碳酸鹽礦物。白云石的晶體結構與方解石類似,晶形為菱面體,晶面常彎曲成馬鞍狀,聚片雙晶常見,多呈塊狀、粒狀集合體。純白云石為白色,因含其他元素和雜質有時呈灰綠、灰黃、粉紅等色,玻璃光澤。三組菱面體解理完全,性脆。摩氏硬度3.5-4,比重2.8-2.9。礦物粉末在冷稀鹽酸中反應緩慢。
中國轉爐爐襯主要使用焦油結合的白云石磚和焦油結合的鎂質白云石磚,有些工廠在易損部位使用輕燒油浸和燒成油浸鎂質白云石磚。西歐和日本等國轉爐主要使用焦油結合熱處理的和燒成油浸的白云石磚和鎂質白云石磚。此外,燒成油浸鎂質白云石磚還用作某些爐外精煉爐的內襯。
。含MgO 75%左右、CaO 20%~25%的鎂白云石砂的顯微結構表明,方鈣石(CaO)呈細小的晶粒充填于方鎂石晶體銜隙內,類似緊密堆集狀態(tài)使之具有高溫機械強度好、體積密度高、氣孔萃低的特煮。鎂白云石砂是平穩(wěn)定性堿性耐火材料在用以壓制磚坯時,為了防止水化使用無水結合劑。
據流體包裹體均一溫度資料,發(fā)現(xiàn)白云巖形成的環(huán)境溫度方解石,且通常遠正常的地層溫度。綜合研究認為,盆地深部的中地殼低速-高導層是蛇紋石化橄欖巖,在蛇紋石化過程中釋放大量的Mg2+,含Mg2+熱液上升到盆地碳酸鹽巖中與CaCO3發(fā)生強烈的鎂交代,形成白云巖;熱液中因有鹵素F、Cl、Br及堿金屬K、Na、Li等而有鹽類沉淀,熱液中還含CO、CO2、H2等,它們在蛇紋石化的橄欖巖中可以發(fā)生費-托合成反,合成烴類;蛇紋石化過程中釋放的Ni、Cr、Co、V等鐵族金屬是良好的催化劑。
我國白云巖礦床分布在碳酸鹽巖巖系中,時代愈老的地層賦存的礦床愈多,且多集中于震旦系底層中。如東北的遼河群、內蒙古的桑子群、福建的建甌群中都有白云巖礦床產出。其次,震旦系、寒武系中白云巖礦床也比較廣泛,如遼東半島、冀東、內蒙古、山西、江蘇等地也由大型礦床產出。石炭、二疊系中的白云巖礦床多分布于湖北、湖南、廣西、貴州等地。
我國白云巖礦床資源豐富,已探明的儲量能夠滿足經濟建設的需要,各礦床多已開發(fā)利用,產地遍布各省,其中尤以朝陽市喀左縣一帶產量多。各種品質的白云石系列產品:白云石礦石,白云石砂6-10目,10-20目,20-40目,40-80目,80-120目,白云石粉10目通過,白云石超細粉140目,325目,600目,1000目,1600目。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