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別名 |
糖炒大榛子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榛樹在苗期易發(fā)生的蟲害是金龜子蟲害,其愛食苗木嫩芽,在苗木管理時要注意觀察和防治。在入秋時要對榛樹根部培土防寒,用濕土培實培嚴,防止透風(fēng)致使樹根干燥,施肥量要根據(jù)樹齡、灌叢大小和土壤的肥沃程度來確定。在榛樹的灌木叢下面撒化肥,再配合松土,使土壤與肥充分混合,再蓋上土。追肥結(jié)束要灌水,若在降雨前追肥,有利于苗木對肥料的吸收。
播種基本在 4 月中下旬進行,壟作行距在 60 cm,播種時要在已做好的壟面上開溝,溝深 5-6 cm,將沙藏的種子過篩后均勻撒在溝底,上面覆蓋 2-3 cm的土,對于墑情較差的地塊,覆土?xí)r要厚些,可以達到 5 cm。種子的發(fā)芽率及播種行距決定播種的密度,但是為確保出苗率,播撒時可以適當(dāng)密些。播撒后再覆上土進行鎮(zhèn)壓一下就行。對于較干旱的地塊在撒種后要進行適當(dāng)澆水保濕,促進其露白發(fā)芽。
催芽,將種子混合體上的覆蓋物撤掉,露出干凈的沙土混合體,為確保沙土里外的溫度與濕度均勻,將混有種子的沙土每天翻動一次,并適量噴水,可以促使種子開始逐漸發(fā)芽,當(dāng)種子發(fā)芽露白數(shù)量達到1/4 至1/3 時就可以進行播種。若由于溫度低而使種子發(fā)芽率不低時,要及時將發(fā)芽床移至溫暖房間催芽,在室內(nèi)催芽每天要翻 1 至 2 次,并保持一定濕度,當(dāng)發(fā)芽率達到要求時再適時播種。
選地,育苗地應(yīng)選擇平整適中、土層深厚,肥力充足,排水性能好的沙壤地。地要深翻,20-30 cm深度為宜,可以有效消滅土壤中的蟲卵及提高保水能力,通過疏松土地達到熟化土壤的目的。種子處理,要進行低溫處理即沙藏。溫度控制在 1-5℃,時間 2-3 個月。即 2 月沙藏,4 月播種。沙藏辦法應(yīng)選擇高處干燥的地方,沒有鼠害。
它豐富的油脂也宜于其中的脂溶性維生素被人體吸收,是體弱、易饑餓、病后體虛人群的佳選。榛子富含的天冬氨酸和精氨酸可增強精氨酸酶活性,排除血液中的氨,從而,防止癌變。榛仁油油色淺黃,是優(yōu)良的食用油和工業(yè)用油。油粕可作飼料、肥料。果殼、果苞、葉片含單寧,可制栲膠。
特征:榛子的葉互生,闊卵形至寬倒卵形,邊緣長有不規(guī)則的重鋸齒,上面無毛,下面脈上有短而柔的毛,長5-13 cm,寬4-7 cm;葉柄長1-2 cm,細毛密布;托葉小,易早落?;閱涡?,雌雄同株;雄花為柔荑花序,鮮紫褐色,雄蕊為藥黃色;雌花2-6簇于枝頭,在開花時,被包在鱗芽內(nèi),只能看到兩個紅色的花柱。
———— 認證資質(zh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