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江蘇工業(yè)高嶺土,上海高嶺土,高嶺土代理,高嶺土代理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性狀:多無光澤,質純時顏白細膩,如含雜質時可帶有灰、黃、褐等色;外觀依成因不同可呈松散的土塊狀及致密狀態(tài)巖塊狀,具有可塑性,濕土能塑成各種形狀而不致破碎,并能長期保持不變。
密度:2.54-2.60 g/cm3。
熔點:約1785℃。
自然界中高嶺土所包含的礦物主要分為粘土礦物和非粘土礦物。其中粘土礦物主要包含高嶺石族礦物和少量的蒙脫石、云母和綠泥石;非粘土礦物主要包含長石、石英和招的水化物,還有一些鐵礦物如赤鐵礦、菱鐵礦、褐鐵礦等、鈦礦物如金紅石等和有機質如植物纖維等。決定高嶺土性能的主要是粘土礦物。
根據(jù)其質地、可塑性和砂質的質量分數(shù)分為三種類型:
1、硬質高嶺土:質硬,無可塑性,粉碎細磨后具可塑性。
2、軟質高嶺土:質軟,可塑性較強,砂質質量分數(shù)<50%。
3、砂質高嶺土:質松軟,可塑性較弱,砂質質量分數(shù)>50%。
亮度是與白度類似的工藝性質,相當于4570Å;(埃)波長光照射下的白度。
高嶺土的顏色主要與其所含的金屬氧化物或有機質有關。一般含F(xiàn)e2O3呈玫瑰紅、褐黃色;含F(xiàn)e2+呈淡藍、淡綠色;含MnO2呈淡褐色;含有機質則呈淡黃、灰、青、黑等色。這些雜質存在,降低了高嶺土的自然白度,其中鐵、鈦礦物還會影響煅燒白度,使瓷器出現(xiàn)色斑或熔疤。
粒度分布是指天然高嶺土中的顆粒,在給定的連續(xù)的不同粒級(以毫米或微米篩孔的網目表示)范圍內所占的比例(以百分含量表示)。高嶺土的粒度分布特征對礦石的可選性及工藝應用具有重要意義,其顆粒大小,對其可塑性、泥漿粘度、離子交換量、成型性能、干燥性能、燒成性能均有很大影響。高嶺土礦都需要進行技術加工處理,是否易于加工到工藝所要求的細度,已成為評價礦石質量的標準之一。各工業(yè)部門對不同用途的高嶺土都有具體的粒度和細度要求。如美國對用作涂料的高嶺土要求小于2μm的含量占90—95%,造紙?zhí)盍闲∮?μm的占78—80%。
懸浮性和分散性指高嶺土分散于水中難于沉淀的性能。又稱反絮凝性。一般粒度越細小,懸浮性就越好。用于搪瓷工業(yè)的高嶺土要求有良好的懸浮性。一般據(jù)分散于水中的樣品經一定時間的沉降速度來確定其懸浮性能的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