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修復及復制技藝,不論是拼接碎片,還是鏨刻花紋、銘文,不論是做各色漆皮地子,還是噴、點銹蝕,不論是鎏金, 還是金銀錯,都形成了一套相對完善的傳統(tǒng)工藝。
青銅器(Bronze Ware)在古時被稱為“金”或“吉金”,是紅銅與其他化學元素錫、鉛等的合金,剛剛鑄造完成的青銅器是金色,但因為出土的青銅因為時間流逝產生銹蝕后變?yōu)榍嗑G色,被稱為青銅。
隨后的2000年中,金屬銅出現于土耳其東部和伊拉克北部的核心地區(qū)以外的地方,如敘利亞西南部的TellRamad遺址和伊朗西南部AliKosh遺址出土的銅珠等,并于距今8000年傳播到巴基斯坦中部的Mehrgarh地區(qū)。與此同時,土耳其中部發(fā)現了融化或熔煉坩堝,這標志著真正的冶銅技術的出現,但仍有爭議。
距今6000年左右,土耳其東部地區(qū)的冶銅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并擴散到周邊地區(qū),這一地區(qū)普遍出現低水平砷銅。距今5500年,普遍開始有意識地生產砷銅等銅合金。距今5000年左右,西南亞出現了錫青銅,幾后,歐洲中部和亞洲中部也出現了青銅的澆鑄,標志著冶金技術的一大飛躍
從考古資料來看,土耳其是世界上早掌握金屬冶煉技術的地區(qū),中國相對稍晚卻緊跟其后。雖然中國青銅冶煉技術掌握時間略晚。就銅器的使用規(guī)模、鑄造工藝、造型藝術及品種而言,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的銅器可以與中國古代銅器相比擬。這也是中國古代銅器在世界藝術史上占有特地位并引起普遍重視的原因之一。
夏朝是中國傳說中的早奴隸制王朝,經夏商周斷代工程認定,其開始于約公元前2070年(禹傳啟家天下),滅亡于約公元前1600年(商湯鳴條滅夏)。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一般被考古學界認定為夏朝都城所在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