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不僅畫藝,書法造詣亦頗高,他以草書題畫,為作品增添了濃郁的文人氣息。其書法起頓有致,蒼勁縱橫,散而有序,運古融今,頗有王羲之、懷素書風神韻。早期作品題款簡短,或僅鈐蓋圖章,中年后,作品題款漸長,且多以灑脫的草書題記,內(nèi)容常為一兩句詩文,再落干支姓名款,常見落款如 “西昌勾迷道人王琦寫”“西昌勾迷王琦寫于珠山” 等。這些題款與畫面相得益彰,書法的線條韻律、筆墨氣勢與畫中人物、情境相互呼應,渾然一體。如一幅描繪竹林七賢的瓷板畫,畫面中七位雅士或撫琴、或飲酒、或清談,人物形態(tài)各異,逍遙自在,一旁王琦以草書題詩,筆墨飛舞,字跡靈動,仿若與畫中人共舞,詩畫交融,既點明畫面主題、意境,又抒發(fā)了畫家對古人逸趣的追慕之情,讓人不禁沉浸于魏晉風流之中,感受那份超脫塵世的灑脫與才情,盡顯文人雅士的豪放與才情。
在民族危亡之際,王琦以筆為劍,抒發(fā)愛國情懷。他創(chuàng)作諸多以歷史英雄為題材的作品,借古喻今,激勵民眾奮起抗爭。像《岳飛抗金圖》,畫面中岳飛身披戰(zhàn)甲,目光堅毅,手揮長槍,岳家軍沖鋒陷陣,背景硝煙彌漫,軍旗獵獵。岳飛的英雄氣概躍然瓷上,王琦借此表達對抵御外敵、保衛(wèi)家國的英雄們的敬仰,喚起民眾的愛國熱情與民族自豪感,鼓舞大家在現(xiàn)實中為國家立、民族解放而拼搏,作品蘊含的精神力量直擊人心,具有非凡的時代意義。
后世瓷繪藝術家受王琦啟迪深遠。在繪畫風格上,其寫意與寫實結合、筆墨與光影交融的手法,成為學習,眾多藝術家借鑒創(chuàng)新,拓展瓷繪邊界。創(chuàng)作題材方面,王琦對歷史故事、市井生活、英雄人物的描繪,啟發(fā)后人扎根生活、關注時代,用作品反映社會變遷、傳遞正能量。精神層面,他在困境中堅守藝術、追求,為藝術獻身的精神,激勵年輕一代瓷繪者不忘初心,砥礪奮進,勇攀藝術高峰,傳承中華瓷藝文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