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生:用塑料條將修補料頂面覆蓋,然后用草袋完全遮蓋在塑料條上保持濕潤。常溫下,3~4h后可結束養(yǎng)生,或根據(jù)結構強度要求和預留試件強度試驗結果決定是否結束養(yǎng)生。冬季應采用保溫措施,養(yǎng)生期適當延長。
基本要求:
1.1水采用水(牲畜可飲用水)。
1.2 施工條件:溫度需在5℃以上,雨天不能施工。
1.3 施工人員須具備一定的水泥混凝土施工的經驗,施工前先了解本材料的使用方法。
1.4 施工機械:砂漿攪拌機或手動的攪拌工具(手電鉆改裝),高壓水沖洗設備,底面清掃工具,海綿或拖布(吸干多余水分用),鐵質的攪拌桶兩個以上,抹子若干個。
材料調配:
(1) 加水:將材料與水混合攪拌,但根據(jù)修補部位不同,對稀釋度不同要求時可調整加水量.
(2)攪拌:攪拌時須充分攪拌均勻,觀察無干粉球和氣泡,如果仍有干粉球和氣泡,可靜止一分鐘后再攪拌,攪拌時間在3分鐘左右為宜,但也不宜時間過長,防止在攪拌桶內凝固。
(3)經驗:根據(jù)經驗,攪拌時先加水再加料會更省時省力,因為本材料凝固時間較短,一次性攪拌量不宜過大,根據(jù)作業(yè)面和施工進度,每次攪拌的料應在20分鐘內施工完成。
修補:針對坑槽、麻面、起皮、空鼓的修補,將攪拌好的材料倒在作業(yè)面上,用較大的抹子攤平即可,將抹子前進端略微抬起與地面成10°角,盡量少的次數(shù)將材料攤平,因為回板次數(shù)太多會出現(xiàn)粘板現(xiàn)象,若出現(xiàn)難以找平時,就靜止兩到三分鐘后再抹平(不得二次抹面)。施工人員好是先在小面積上預習一下,了解一下材料特性再進行大面積操作,不斷總結經驗和施工技巧。
在公路中間要進行修補的水泥混凝土鋪面,可以采用周邊的板邊做模板,而在公路的邊緣處要進行修補的水泥混凝土橋面,其三個邊可以使用周邊的板邊做模板。邊緣要有木?;蜾撃?,并采用防滲處理。對出現(xiàn)嚴重破壞的混凝土構件,需要采用固定的模板,并采用防滲漏的方法。
用澆筑容器緩慢均勻地澆筑,澆筑時要注意防止出現(xiàn)空鼓。澆注完畢后,補料的頂面要平整。每一次制拌混凝土,從制拌到澆注完畢,不得超過30分鐘。超過時間或流動性不能滿足澆注要求的修補材料,將不能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