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黃玉拍賣成交報價:
黃玉御制“天下為本”仿漢出廓璧 成交報價:¥14,560,000
青黃玉財神童子山子擺件 成交報價:¥12,144,000
黃玉一品青蓮滿意 成交報價:¥11,760,000
宋/明 黃玉雙螭蓋瓶 成交報價:¥11,483,125
清乾隆 御制黃玉碗 成交報價:¥11,435,380
西漢 黃玉帶鉤 成交報價:¥9,836,980
黃玉雕三螭龍紋扁瓶 成交報價:¥5,750,000
和田黃玉價格較為貴重的,是自古以來受到重視的黃玉原生料。這種原生料的顏色是天生就形成的,所以黃色也比較,由內(nèi)而外的散發(fā)出來,質(zhì)地也更為細膩,光滑有手感。這種和田黃玉價格隨著近年來拍賣市場的火熱,價格也在一路上升,據(jù)說目前的報價已上漲了三至六成。而在普通市場上,因為原生黃玉的產(chǎn)量較少,所以我們見到的大部分是黃皮沁料,價格雖不及原生黃玉的昂貴,但目前也已經(jīng)到了500元一克左右。
目前級和田羊脂玉籽料價格每克在2至3萬元之間,普通羊脂玉亦每克在萬元以上,而在數(shù)十年前,羊脂玉價格每公斤也不過數(shù)十萬元,十年間價格翻了 數(shù)百倍。而目前,盡管和田玉市場不是很景氣,但羊脂玉價格也依然堅挺,一枝秀。羊脂玉是數(shù)量,供不應(yīng)求,是其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
漢代高玉器比起一些新石器時代、商周時期和戰(zhàn)國時期的高古玉來說,在的價格要高出許多。曾有一件漢代高古玉拍出了3200萬元的天價,刷新了當代玉器的拍賣記錄,過了一年之后,一件漢代白玉擺件和萬壽紋簋式爐分別以1035萬元和1092.5萬元的拍賣價格成交,高古玉接二連三以千萬的價格成交,在現(xiàn)代拍賣市場中非常。
高古玉的拍賣,在世界范圍內(nèi)均起步晚和,在1997年版的《古玩行情手冊》中,記錄的古玉拍賣數(shù)量僅有178件,其中高古玉只有兩件,占1.1%。一件是戰(zhàn)國時期的龍首玉璜。價格為134萬港幣,由佳士得1996春拍實現(xiàn)。一件是戰(zhàn)國時期的白玉人形佩,成交價為30.5萬港幣,由佳士得1995秋拍實現(xiàn)。
高古玉的價格可以分為三大部分。部分為古代價格,即漢代以前的推演價格和清代的實際價格,這兩種價格十分接近,從而證明其價格是符合歷史實際的,是客觀的,也是正確的合理的。第二部分為估價,比古代價格低很多,基本是十分之一。第三部分是市場拍賣價格,比估價又低很多,基本是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如果比喻一下高古玉的價格,就是古代價格是寶石價,估價是,拍賣價是廢品價。